光绪二年阴历十月十一日,在天津静海县南吕官屯的一个简陋庭院中,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。这是张家第二个儿子的诞生,父亲给他取名张祥斋,字云亭。勤劳朴实的父母并没有对他寄予过高的期望,只希望他能平安长大。谁也没想到,那个看似平凡的小男孩配资手机股票配资,最终竟会成为拥有巨大权势的大内总管太监,权倾后宫。
张家祖辈世代以捕鱼为生,家境贫寒。没过几年,张祥斋的父亲便因病去世,失去了家中的支柱,生活变得更加困顿。十二岁那年,天灾降临,连年的旱灾让大地寸草不生,家中粮食几乎告罄。
那年正月初二,一家人准备去姑奶奶家拜年,然而由于家境清贫,大家只能穿着打磨得发旧的衣服去。寒酸的装束让姑奶奶家那位小儿子十分鄙夷。张祥斋见到姑奶奶家华丽的大套车,忍不住夸赞了一句。话音刚落,表哥便冷笑着回应:“你们家一辈子也买不起这样的车。”张祥斋气得怒火中烧,转身便跑出了姑奶奶家。
展开剩余79%第二天,张祥斋没有与家里商量,便偷偷跑到牲口棚,拿起一把镰刀自行动手,准备剃去自己的“清白”,立志要入宫为太监,出人头地。刀下去后,鲜血如泉涌,差点命丧黄泉。幸亏母亲细心照料,他才得以勉强康复。
但即便有如此决心,成为宫中太监并非易事。张祥斋只能先在京城一个旗人家做杂役,直到有个太监去世,他才获得机会补缺。由于他取了那个死去太监的名字,便被称为“小德张”。
他进宫后,改名张兰德,并与杜兰庆、李兰馨、姚兰荣等人成为生死之交。初入宫时,张兰德被分配到茶坊,拜“哈哈李”太监为师,每天端茶倒水,学习宫廷礼仪。这个“哈哈李”脾气乖张,表面温和,实则暴躁,每当心情不佳时,便会对这些小太监发火,非打即骂。
有一次,张兰德在为“哈哈李”端茶时,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一丝轻蔑的神情,恰巧被“哈哈李”瞧见,怒不可遏,将他狠狠地打了八十杖,打得血肉模糊,几乎丧命。
就在那一天,张兰德的大哥来探望他,兄弟俩只能隔着一个小窗子见面,只能看到彼此半张脸。看到亲人,小德张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愤,忍不住放声大哭。尽管如此,张兰德深知这条路是自己选的,再苦再难,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。
临别时,他悄声叮嘱大哥:“千万别告诉母亲,她担心了,我活不下去了。”随后,他把自己积攒下来的几两碎银交给大哥,让他带回家给母亲。张兰德并不是那种甘心受辱的人,他记下了自己受罚的每一刻,心生反抗之意。
那时,他尚未拥有足够的权力,只能通过最原始的方式来反抗。他开始装疯卖傻,每天对着“哈哈李”时,时而哭泣,时而大笑,还时不时出口骂人。有一次,他故意将“哈哈李”新买的半斤茶叶全倒进茶壶里泡,令“哈哈李”怀疑他是否失去了理智,便将他送去了南府戏班子,认为这样做可以给自己减轻麻烦。
然而,南府戏班子并非一般人能去的地方,那里纪律严明,惩罚严酷。也正因为如此,“哈哈李”以为小德张很快会在那里折戟沉沙,没想到,这一送反而成了小德张命运的转折点。
南府戏班子有一个优点,那就是慈禧太后非常喜欢看戏,戏班子成员常常在太后的眼皮底下伺候,若是幸运的话,便能得到一次飞黄腾达的机会。小德张天生聪慧且有雄心壮志,进入戏班后,他开始倍加努力,不仅学习戏文,还每天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。
不到半年,他便能翻跟斗,甚至能配合演出。某日,慈禧太后观看南府戏班演出的《盗仙草》时,白蛇一角的小太监在演出中出现失误,险些将枪掉落。张兰德眼疾手快,一个翻跟斗,将掉落的枪救了回来,圆了戏场,这一举动令慈禧大为欣赏,当场赏赐五百两银子。此举让他在戏班中声名鹊起,成为了师傅的重点培养对象。
为了更好地表演,小德张每天仅睡三四小时,利用空闲时间用沙袋绑住双腿练习功夫。即便是在他人吃饭抽烟的时候,他依然坚持苦练。他坚信:“勤有功,戏无益。”终于,在19岁那年,他在《岳家庄》一剧中饰演岳云,凭借出色的表现,获得了慈禧的青睐,被选入太后宫中服务。
这次机遇成为了小德张人生中的重大转折,他凭借聪明才智和敏锐的观察力,短短三年内便连升五级,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太监,升任为御前近侍和御前首领,兼任南府戏班总提调。
入宫后,小德张事事小心,潜心琢磨慈禧的喜好。无论是太后的阅读兴趣,还是她的作息规律,他都尽力做到无微不至。每次慈禧放下书籍,他都会悄悄记下书名和页码,待到下班后便去找来阅读,遇到太后询问时,他总能准确地告诉她书中的内容,深得慈禧喜爱。
日复一日的辛勤伺候和贴心照料,终于让小德张赢得了太后的赏识。他也因勤奋和机敏配资手机股票配资,成为了宫中的核心人物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